<
    ……

    蓝氏发生之事,苏青芜并不知晓,自灭去绝影楼杀手后,她收起玄水阵盘,带着年茹按原定计划,继续前行。

    到达七曜宗势力范围后,通过坊市特有的传送阵,来到了百花谷。

    据传闻,七曜宗第二任宗主和百花谷第四任谷主是同父同母的亲姐妹,两人关系极好。

    为了便于来往,特地建立了这座传送阵,此后一直沿用至今。

    百花谷如其名,谷中百花齐放,尚未靠近,便能闻到一股浓郁的混合花香。

    不过并非每个人都能适应这种环境,年茹来到谷中后,不停打着喷嚏,最后无奈,只能暂时封闭嗅觉。

    苏青芜则没受什么影响。

    谷中生长的部分奇花她颇为喜欢,因此试着联系负责相应区域的势力,花去九百灵石,买了七十二种颜色形态各异的灵花,每种各十朵。

    当天夜里,她和年茹各自在谷中住下。

    素问在租赁的洞府中布下了一道禁制,随即同苏青芜一起去到玉清镜空间内。

    至于寻踪蝶,则在外守着。

    将购得的奇花栽种在空间里的竹舍四周,绕成一圈,一眼看去,只觉赏心悦目。

    做完此事,苏青芜随即施展小灵雨术和春风化雨术,浇灌千亩灵田,接着喂养灵宠。

    待忙碌结束,回到竹舍内,开始一夜打坐……

    第二日清晨,留在外头的寻踪蝶传来一道意念。

    年茹来到了洞府外。

    苏青芜即刻离开空间,见到对方后,听其提起一事。

    “百花谷今日有场拍卖会,在下打算去看一看,前辈可要同行?”

    “主办势力可有对外公布,大致有哪些拍卖物?”

    “听说大部分都和灵植有关,也有别的。”

    听到这话,苏青芜当即做出决定。

    “那便一起吧,这拍卖会若要参加,可有什么要求?”

    年茹笑着回应:“只要出示两千下品灵石,证明有能力参与竞拍就行。”

    “具体何时开始?”

    “未时一刻,地点在琼华山庄,不过位置有限,是先到先得,前辈若无事,我们上午直接在谷中逛逛,然后早些过去,您看如何?”

    “这样也好。”

    苏青芜颔首答应了下来。

    年茹取出一份新得的百花谷地图,两人按图中所示,朝琼华山庄所在方位缓步前行。

    此谷占地差不多方圆两百里,一共三个势力,以百花谷主一脉为尊。

    常年生活在此的修士,许是受环境影响,戾气没有外界那么重。

    苏青芜一路走来,所遇之人,面上大多带着笑意,未看到任何争斗。

    年茹很喜欢这样的氛围,可惜她不太适应这里的花香,长期封闭嗅觉,着实有些难受。

    若无这一限制,她真有在这儿定居的打算。

    ……

    午时过后,两人逐渐靠近琼华山庄。

    拍卖场地露天,一切皆已布置妥当,不过入口尚未开放。

    在此地等待的修士已然不少,均依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着队。

    人一多,各种议论声自然也跟着多了起来,接连不断传至苏青芜耳旁。

    “这次的拍卖会,听说是谷主首徒亲自主持。”

    “没错,估摸着会有不少好东西。”

    “有个小道消息,拍卖物一共六十件!”

    “这个我倒没听说过,琼华山庄的拍卖会,宝物数量一向不固定,李道友是从何处得知?”

    “哈哈,在下做过承诺,消息来源不能说。”

    “嘿,小道消息,十个里面有九个是假的,李道友不说来源,如何让我们相信?”

    “就是就是,这年头,承诺什么的,只要不和道誓以及心魔誓挂钩,谁会当真?李道友如果不说,那便是胡诌的,即便到时候数量对上了,也只能算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呵呵,几位道友信也好,不信也罢,和在下有什么关系呢?激将法对在下可没任何用处。”

    ……

    说到最后,几人直接吵了起来。

    苏青芜颇觉无语,果然只要人一多,哪怕原先氛围再好,也会被慢慢破坏。

    事实上,这些人并非百花谷修士,而是听闻此地拍卖会的消息,从别处赶来。

    除了和拍卖会相关的议论外,还有不少八卦,涉及的爱恨情仇颇多。

    苏青芜对这些不感兴趣,没有继续听下去。

    至于年茹,则将这些八卦当做画本故事,听个乐呵。

    身为散修,她一路修炼至今,所见所闻不少,修真界的道侣,反目成仇的例子比比皆是。

    月华界古往今来,能顺利飞升去往上界的,不说个个断情绝爱,基本也相差无几。

    像各大势力比较出名的年轻一辈,相关的爱恨情仇传得越多,到最后越是泯然众人。

    纵使本身资质再好,有再多的资源,只要心思不在修炼上,终究无法修成。

    ……

    随着时间渐长,来到琼华山庄的修士越来越多,到了未时一刻,入口准时开放。

    苏青芜和年茹先后出示两千灵石,顺利进入山庄内。

    若从高空俯视拍卖场地,可发现整体呈现碗状,四周围绕着一层又一层丈许宽的石梯,一排排玉制座椅牢牢固定其上。

    约莫一炷香后,三千座位皆满,众修头顶忽有大片阴影笼罩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