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4b9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横刀十六国 > 横刀十六国 第40节
    周牵的长处在实干,而辛粲所长在规划,尤其是治理上,颇多良策,一番交谈,李跃受益匪浅。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规则和秩序,后世的东西未必适应这个时代。

    而辛粲洞悉这个时代的规则,虽不是荀彧、诸葛武侯级别的王佐之才,却也是一个合格的辅佐型人才。

    可惜就是年纪大了点。

    但年纪大也有年纪大的好处,经验丰富。

    公事上,李跃没什么架子,悉心听取辛粲的意见,两边相谈甚欢。

    “石虎父子残暴不仁,其国必不能长久,十年之内,必祸起萧墙之内,荥阳居东西南北之要冲,乃用武之地也,将军神武,大有可为,他日必可收拾大河以南疆土,迎奉晋室,则将军必将青史留名矣!”辛粲摇头晃脑道。

    不过这话让李跃怎么听怎么觉得膈应。

    司马家还扶的起来吗?

    有祖逖和苏峻的教训在,李跃也不敢投靠东晋,就算投靠,人家也未必看得上……

    当然,辛粲作为老牌士族出身,可以理解,以他的年纪,做了大半辈子的晋人,想法早已定型。

    毕竟东晋占着正统和大义,慕容皝称燕王,还要一再请求江东的册封。

    直到击败了石虎,才让江东君臣们高看一眼,发觉他们的利用价值,册封为燕王,授使持节、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幽州牧、大单于。

    “辛老所言甚是,他日某必定驱除羯奴、恢复河山!”李跃也不想跟他争辩。

    有多大的实力,生多大的野心。

    将来的事,将来再说。

    黑云山走向何方,谁又能说得清楚?

    有了辛粲分担山上的民务,李跃松了口气。

    仿佛为报答知遇之恩一般,辛粲极为卖力,山上的各种事务被他处理的井井有条,除了月姬等五个女孩儿,其他七个少年被他当作弟子,言传身教。

    三等民制很快就推行下去。

    黑云山旧部和少数分季家堡的人为子民,大部分季家堡的人为庶民,俘虏的流民、山贼为僮民。

    施行之后,凝聚力果然大增。

    首先就团结了黑云山和季家堡的人,至于流民和山贼初来乍到,自然不敢有意见。

    李跃查访了一番,发现绝大多数人在乎的并不是等级,而是一套安稳的秩序。

    天下乱了这么多年,他们渴望安安分分的过日子,无论是在羯赵治下,还是慕容鲜卑治下,亦或李跃治下。

    这是华夏的大幸,也是华夏的不幸……

    第五十章 对峙

    原本李跃对轩辕山存着几分敬意,他们却对黑云山不怀好意。

    崔瑾两个月前最后一次消息说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并且旁敲侧击的向郭实表达黑云山的善意。

    不知为何轩辕山会派人来窥探自己。

    难道崔瑾被郭实识破了?

    仔细一想,可能性不大,郭实若是发现端倪,最好的办法是装作不知,假意结盟,然后将黑云山一锅端了,没必要过早的暴露敌意。

    李跃只能继续等待斥候的消息。

    轩辕山关系到黑云山下一步的发展。

    北边和东边不用想了,在邺城眼皮子底下,全是羯人控制的军事重镇,向北扩张,无异于以卵击石。

    西边是洛川,也是羯赵经营的重点地区,所以只能南下。

    崇高、密县二地与黑云山一脉相连,又都是山区,发展潜力巨大。

    疏通了这两地,就打通了南下鲁阳铁山的通途。

    到时候铁有了,煤有了,人也有了,黑云山就能一跃而起。

    但现在轩辕山生了变故,计划只能中断。

    秋收临近,南面的两股人马蠢蠢欲动起来,派出小股兵力渡过洧水,劫掠汜水堡以南的粮食,一些在田间忙碌的青壮也被他们掠走。

    直到斥候营集结,一日之间,十一场小战,杀了他们一百多人,斥候阵亡四十多人,才将他们赶回洧水之南。

    但对方没有收敛,反而集结大股兵力,向汜水堡杀来。

    大战的气息弥漫开来。

    李跃亲自带兵下山,对峙于洧水两岸。

    北岸赤旗如血,矛如苇列,阵列森严。

    南岸一东一西两股人马,西面足有两千之众,却衣衫褴褛,无精打采,一些人还佝偻着腰,不断咳嗽,给人的感觉不像是军队,而是一群提着棍子到处要饭的乞丐。

    轩辕山困守孤山近二十年,从不主动扩张,以至于成了今日的惨状。

    而黑云山自吞并季家堡之后,从无一日停歇,疯狂吞并着周围的势力,这也造成黑云山上上下下进取心极为旺盛。

    东面倒有几分气势,步骑相杂,前排顺起一百多面盾牌架着长矛,中间一众弓箭手,两侧各有百余名骑兵。

    是真正的骑兵,人人骑在战马上来回奔动,仿佛在寻找己方的弱点,还偶尔射出一箭,试试北岸的反应。

    两边就这么对峙着,李跃不敢渡河,对面也不敢过来。

    “请郭寨主出来一叙!”李跃令人朝对面齐声喊叫,却没有任何回应。

    沉闷的对峙了一天一夜。

    战兵不动,斥候们激烈绞杀。

    黑云山的斥候不是单纯的斥候,箭无虚发,斗志顽强,但对面有马,来去如风,驴、骡在战马面前还是差了点,勉强斗的旗鼓相当。

    李跃火气上来了,让人喊道:“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

    魏山怒道:“他娘的,还真以为我们怕他!愿率三百战兵,渡河一战!”

    李跃眺望南岸,东面密县人马也有些扛不住了,毕竟一天一夜不合眼。

    西面轩辕山的人更是垂头丧气,连阵脚都向后挪了几十步,似乎并不愿顶在第一线。

    仅这一个小动作,李跃便知道他们并不齐心。

    回望本阵,战兵们两眼血红,只等杀过岸去。

    这段时日的高强度训练没有白费,而且士卒都是五十以下十五以上真正的青壮,熬一夜不算什么。

    军官们不断激励士气。

    徐成道:“他们既来劫掠,为利而来,今与我军相抵,无利可图,却又不走,必然有诈!”

    这场对峙本来就充满了诡异。

    魏山惊道:“莫非是声东击西?”

    这种可能性很大,洧水不能走,他们可以从西边的京县绕过去,京县与汜水堡处在同一块平原上,可以直接攻打空虚的汜水堡。

    如此看来,对方根本就不是冲田里的粮食而来,而是为了攻灭黑云山!

    “传令,斥候加强京县附近的哨探。”

    “遵令!”张生野带着百多名斥候骑着驴子向东北而去。

    “擂鼓,呐喊,徐成引三百会水的战兵渡河猛击西岸轩辕山贼众!”李跃决定打破僵局,总感觉对面这次前来没那么简单。

    继续拖着,形势会更加不利。

    “得令!”徐成提起长刀,便带着三百刀盾手下河。

    鼓声、呐喊声响成一片。

    此处河水并不深,最多淹没脖颈处,穿上重甲不易被河水冲走。

    见黑云山三百人马雄赳赳气昂昂的杀来,对面显然有些不可思议,稍一愣神的功夫,徐成就带人杀上了岸。

    “可来决死!”徐成提刀,与甲士一齐怒吼。

    别看他身材矮小,却极其生猛,大步流星,左手盾,右手刀,走在最前。

    李跃在北岸时刻关注着密县人马的动静,只要他们敢动,李跃立即让全军猛攻。

    不过密县人马却一动不动。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谁都想做渔翁,而不想成为鹬蚌。

    就在徐成杀气腾腾冲过去时,轩辕山人马忽然一哄而散,掉头就跑……

    李跃记得崔瑾说过,轩辕山颇有战力,却没想到如此稀烂,更加让李跃确定轩辕山上一定发生了什么。

    “好机会!”李跃让旗手向西面晃动牙旗。

    徐成追了一阵,调转方向,杀向密县人马。

    “渡河!”李跃拔刀,第一个跳入河中,魏山第二个。

    士卒争相下水,水花飞溅。

    这群人是来抢他们的粮食毁他们的田,此仇不共戴天。

    为自己而战,当然人人奋勇,大吼大叫的杀向东边密县人马。

    “决死!决死!”士卒们一遍一遍呼喊着。

    一阵箭雨落下,士卒们蹲在水中,轻易避过了箭雨,都是九死一生的人,厮杀了多年,经验极其丰富,很多李跃没想到的,他们早以形成了习惯。

    “吁……”

    当战兵从河水中走出时,战马为杀气所激,不住的后退,任由骑兵如何抽打,都不敢向前。

    这年头比的就是谁不要命。

    为将忘家,逾垠忘亲,指敌忘身,必死则生。百人被刃,陷行乱阵,千人被刃,擒敌杀将,万人被刃,横行天下!

    李跃现在才算明白这句兵法的精髓所在,一万人舍生忘死,便可以纵横天下。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