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岚皇贵妃自然是收到了祺贵人这些天在院中,又砸又骂的,她可没想管,疯点好啊,疯了才能放开手脚替她做大事。

    就这么着,没人管教的祺贵人在碧桐书院被纵的不知姓甚名谁了,脾气越发暴躁。

    就连给她医治的太医都敢骂上两句,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祺贵人的胳膊比平常的恢复的缓慢。

    景泰蹲在地上一边收拾着碎瓷,一边劝道:“小主消消气,等小主伤好了,必定是独得恩宠。”

    听了这话,祺贵人的面色这才好了一些。

    满后宫里可不就她是最新来的,皇上要宠她也是应该的……

    祺贵人的痴心妄想暂且不提,齐妃自从皇上病好后,就一直处在一种既开心又痛苦的状态。

    皇上又给三阿哥请了几位才名在外的名师教导,又在三阿哥身边放了两个读过书还能认字的小太监,哄着三阿哥进学。

    这一招倒是好用,三阿哥比之前用功多了,只是看着有些面色苍白,怕是用功太过吧。

    齐妃的孩子被皇上重视,心中自然是高兴的,可是皇上怕慈母多败儿,就不让她多看三阿哥,这可急坏了齐妃。

    还好人看不到,东西还能送过去。

    齐妃每天都煲好滋补养身的汤水和一些养身的菜肴,派人送给三阿哥。

    齐妃身边的翠果每每带着用空了的食盒回齐妃处,齐妃看着都开心不已,一点都没考虑到,她准备了那么的东西,三阿哥一顿真的吃的了?

    上下天光

    华岚皇贵妃听着周宁海给他汇报三阿哥的事情之后,却是不怀好意的笑了。

    她让周宁海打听的可不像齐妃看到的那些表面的消息,三阿哥是否上进可瞒不过她。

    皇上这次对三阿哥倒是花了心思的,只是不知道这些心思,三阿哥有没有用在正途上。

    “烂泥扶不上墙。”

    华岚皇贵妃评价之后,就不再理会三阿哥那边。

    “将本宫前些天收拾好的小箱笼拿过来。”

    “是,娘娘。”

    颂芝拿出来的是一个不大的小箱笼,箱笼外面一层喜庆的朱红色。

    华岚皇贵妃满眼欢喜的打开的小箱笼,拿出最上面的一个紫藤色的小盒子。

    小盒子打开之后,里面是一条刻着麒麟的金项圈,下面还坠着一个掌心那般大小的嵌红宝长命锁。

    年熙家的侧福晋快到预产期了,再过不久只等传来喜讯,就可以将这份早就准备好的贺礼送回年家。

    颂芝站在一旁赞道:“娘娘,这项圈上的雕刻真精致啊。”

    华岚皇贵妃眼中盛满温柔与思念,说道:“本宫年后就开始着手安排了,时间富裕,做出来的自然比平常的精巧些。”

    “奴婢觉得最难能可贵的是娘娘的这份心意,大公子收到了,定然能感受的到。”

    华岚皇贵妃合上盖子,正准备把箱笼让颂芝收起来,却在这时候,听见窗外传来两声画眉鸟的叫声。

    华岚皇贵妃抬眸向外瞥了一眼后,立即止了动作,叹道:“可惜本宫不擅长针线,不然定要亲手做些红肚兜出来。

    当日,那些绣娘们还说,要不要在肚兜上绣上金麒麟,再用两颗猫眼石点缀,可是这肚兜是贴身穿的,小孩子皮肉娇嫩,本宫再不懂,也不会在这上面图花哨。”

    颂芝抬眼看了华贵妃一眼,不由手指交缠在一起,说道:“可见娘娘是真的喜爱小孩,连这点细微之处都能考虑到。

    不过,娘娘一声吩咐,绣娘们将各种锦缎的红肚兜都能绣出一打来。娘娘不必亲自动手的。”

    华岚皇贵妃拿出箱底的小包裹,打开后,里面展露着几个要送去年府的红肚兜。

    华岚皇贵妃看着她精心挑选的纹样,小心的抚着。

    “那怎么能一样呢。小时候,本宫看过嫂嫂给没出生的年富绣过,嫂嫂那时候挺着大肚子,行走都嫌累,却在绣这个小小的肚兜的时候,一做就能做好久。

    脸上的笑容还泛着柔光,那时候本宫就想着,等以后也要这样给自己的孩子准备。可惜啊……”

    颂芝抹了抹眼泪,抽噎着喊了一声:“娘娘。”

    华岚皇贵妃蓄在眼中的泪珠,缓缓划过面颊,声音带着涩意:“没事,都过去了。”

    躲在珠链后已经有一会儿的皇上心中苦涩,原本背在身后的手也垂了下来,脸上说不出是个什么表情。

    皇上此刻的心被里面隐隐的哭声给哭乱了,顿时也没了心思,出殿门后,原路返回到勤政殿。

    等皇上走后,颂芝看了窗外,然后学着孙妙青的样子,捏起拇指与食指,又翘起其他的几根指头,冲华岚皇贵妃比了比。

    华岚皇贵妃立即止住了哀呦的哭声。

    她对那个孩子的不舍,上辈子已经哭完了,这辈子她可是战士,战士不能轻易流泪,除非是为了胜利。

    华岚皇贵妃此举就是为了提醒皇上,让皇上心怀愧疚,这样她的地位才能稳固。

    现在的齐妃,因为皇上对三阿哥的重视,觉得母凭子贵,隐隐有压她一头的意思,上次去同乐园看戏,也敢跟她对上几句。

    当时她不发作,可不代表着她让步了。

    前几天,她还收到小厦子透漏过来的风声,皇上为了抬举三阿哥,想让齐妃的位分再升一升,虽然没有明说,但隐约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