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4b9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步步高升 > 第159节
    赵国义哈哈大笑,指了指宋文迪,笑道:“文迪书记,放心吧!我知道他是你的心头肉,绝对不会横刀夺爱,不过有一天他主动找到我,我也愿意做他的伯乐。”

    宋文迪苦笑摇头,道:“你在给我施加压力啊。”

    方志诚赶紧给两位敬了一杯酒,笑道:“感谢两位领导的承诺,你们的每一句话,我都会深深记在心中的。”

    宋文迪与赵国义离开之后,包厢内的人都瞧出方志诚的底气,虽说孙伟铭和邢继科坐在主桌包厢内陪酒,但真正的功臣却是坐在这个包厢内。于是,第二轮敬酒高峰再度掀起,络绎不绝地涌向方志诚。

    方志诚苦不堪言,再次想用尿遁离开,却是太过明显,只能偷偷地将杯子里的白酒换成了白开水。清爽带着点甘甜的温水入喉,方志诚脸上露出了笑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好不潇洒。

    小余不知何时发现了不对劲,偷偷取了方志诚的杯子,闻了闻,低声道:“方哥,你喝的这东西不对劲啊?”

    方志诚连忙对他使了个眼色,暗示他不要声张。小余嘿嘿地笑了两声,方志诚只能无奈道:“等饭局过了,我拿两条好烟给你。”小余这才心满意足的一笑。

    饭局结束之后,方志诚吩咐李卉将两条烟和四箱箱东台当地的自酿酒送到县委招待所。两条烟是塞给小余的,自酿酒分别送给宋文迪、赵国义、蒋文岚与宁香草,让他们的司机装上了后备箱。

    宋文迪将方志诚喊上车,让司机和秘书小余都离开,与他单独聊了片刻,主要针对东台班子的情况进行了询问。在三至五年内,因为有齐氏集团项目和黄金街项目推动,东台势必会成为银州重点发展的地区,宋文迪现在已经在着手计划,将东台由县转区,纳入银州的直接管辖。因此东台现在的班子成员,他就格外关注。

    “听说你与孙伟铭相处得不是很愉快?”宋文迪目光瞄向窗外,轻声问道。

    方志诚点了点头,叹道:“是不是邱部长与你说的?”

    宋文迪点了点头,笑道:“没错!老邱还是很关心你的,前段时间讨论东台班子情况,原本我认为对孙伟铭应该重点关注,毕竟他很年轻,也有魄力,如果好好培养,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不过,老邱却说,你与孙伟铭在东台产生了不少矛盾。所以,我想了解一些情况。”

    方志诚读懂了宋文迪的心思,他这是计划将孙伟铭纳入宋系的核心梯队之中,现在是询问自己的想法。毕竟,方志诚是宋文迪最为信任的人,宋文迪十分重视他的意见。

    方志诚沉默片刻,轻声道:“老板,我很了解你的用人习惯。选择一个人,往往第一因素,看这个人的品德操守。恐怕在这第一点上,孙伟铭便很难过关……”

    “哦?”宋文迪挑了挑眉,脸上露出凝重之色,“有没有证据?”

    方志诚摇了摇头,叹了一声,继续说道:“他很警惕,从来不会让人抓到把柄。不过,有些事情,不需要证据,只需要感受便能知道。现在东台的官场氛围,比想象中要压抑,孙伟铭不仅在清算钱系的过程中手段激烈,而且对新任县长邢继科也过度的排挤,导致政府工作经常出现混乱。”

    宋文迪了解方志诚,这不是一个喜欢打小报告的下属,能让他如此认定,孙伟铭必然有不足的地方。他点了点头,道:“对于孙伟铭的情况,我大致有判断了。不过,他是现在东台班长的最佳人选,暂时也只能将就着用用了。”

    方志诚的心情缓和了些许,自己的一番话,虽然无法让孙伟铭从县委书记的位置上离开,但是至少打消了宋文迪原本想将孙伟铭纳入嫡系的想法。孙伟铭现在便如此强势,若是得到了宋文迪的支持,那么东台的局面将更会出现一面倒的情形。

    宋文迪想了想,突然问道:“邢继科此人如何?”

    方志诚如实道:“心有余而力不足。”方志诚此言说得很委婉,暗指邢继科有野心,可惜在斗争手段上乏善可陈,以至于让县政府一盘散沙,成了个傀儡。

    宋文迪沉吟许久,道:“既然他有心,那么你推他一把,不就可以了吗?”

    方志诚微微一怔,眼睛一亮,知道宋文迪的意思,这是鼓励自己主动接近邢继科。邢继科既然有反对孙伟铭的想法,那么自己完全可以借助这一点,站在邢继科的身后,对孙伟铭进行牵制。

    “老板,我知道怎么做了!”方志诚不禁暗呼宋文迪老辣,他站的角度比自己高很多,在政治斗争上有足够的经验,如果自己与邢继科达成同盟关系,那样定能在东台凝聚一股与孙伟铭相抗衡的力量。

    而这也为宋文迪更好地控制东台提供了帮助,毕竟如果孙伟铭一方独大,并不利于势力的平衡与权力的操控。

    车队即将离开,方志诚下了车,透过车窗,笑道:“老板,后备箱给你备了一点自酿酒,有强身健体的功效,每天晚上睡前记得喝一小杯。”

    宋文迪点了点头,微微一笑,朝着方志诚挥了挥手。

    方志诚目送轿车离开,心中一片敞亮,与邢继科达成同盟的计划,早就有一个腹稿,只是无法下定决心,主要因为方志诚代表着宋文迪,不能轻易表态,因为稍有轻举妄动,便会影响到整个银州的布局。如今有宋文迪默认,他便没有了后顾之忧。只是邢继科向来很孤傲,自己该如何慢慢接近他呢?

    考察组所有人都离开了,孙伟铭一直站在路口,他下意识朝着方志诚的方向望了望,不知为何心中升起了悔意,但很快地又将念头赶走!

    第0284章 纵览全局的视野

    戚芸不知何时站在了方志诚的身边,笑道:“这次你又扬眉吐气了!”招商局拿到了齐氏集团的项目,很多人认为是运气使然,而且更多地还是省里给了重点支持,所以很少人将这份功劳与方志诚直接挂钩。

    但黄金街项目不一样,自始至终都是方志诚在联络、推动,这是毋庸置疑的成绩。

    方志诚耸了耸肩,谦虚地笑道:“还是戚县长今天大放异彩,如果没有你接待的话,考察团无法那么果断地作出决定。”

    戚芸今天的表现的确堪称完美,她展现了一个美貌、气质、内涵,融于一身的官场女性形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官场的女性应该是带着些许古板,但戚芸将女人的优势与官场特有的厚重感巧妙糅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魅力。

    方志诚突然发现自己以前并没有真正地深入了解戚芸,只知道她是一个很拼命的女官员,行事作风干练而努力,但对其他方面,却是没有过深层次的了解。通过今天的接待,方志诚意识到戚芸不仅是一个努力的官员,而且还是一个潜力的官员,这才是她能很快走到常务副县长位置的原因。

    戚芸毕业于琼金的一所名牌大学,就读工商管理专业,品学兼优,随后加入工作,也因为个人突出的能力,屡次被提拔。省委组织部经过综合考虑,将戚芸纳入青年储备干部体系,随后将之分配到东台县。

    戚芸在东台县的时间并不长,也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但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作出了很多成绩,迅速从副县长晋升到常委副县长,最终到现在的常务副县长。

    戚芸现在三十岁还不到,已经是副处级,而且她的组织关系在省里,一旦戚芸回到更大的平台,晋升的速度将会呈现爆发式提升。

    或许是因为失败婚姻的缘故,戚芸将所有精力全部投入在工作之中。她对自身工作的了解程度达到了一种精细的程度,比如她主管全县的财政工作,便会对全县的所有经济数据与指标烂熟于心;主管招商引资工作,便会对全县每个乡镇的任务完成进度,做到心中有数。

    并非所有的官员都能做到这一点,但戚芸却是做到了。

    戚芸摇了摇头,笑道:“招商引资关键在前期接触,最后的拍板,那是厚积薄发的缘故,若不是因为你一次又一次地往云海去协调,蒋文岚如何能选择东台?这一点,全县的人都心中有数,你居功至伟。”

    方志诚摇了摇头,脸上露出苦涩之意,感叹道:“可惜有些人不会这么想……”

    孙伟铭至少不会这么认为,东台是他的一亩三分地,方志诚此举已有功高盖主之嫌。方志诚是东台的干部,那么孙伟铭有权管理方志诚。可惜,方志诚不服管,完全不搭理自己,甚至搞个大手笔项目,也是根本不带自己玩,这让孙伟铭如何能开心?

    戚芸深知方志诚与孙伟铭的矛盾,因为这次黄金街项目,变得更加不可调和,而她也隐隐下定主意,要按照自己的原则行事。

    孙伟铭离开县政府之后,多次插手政府工作,戚芸碍于情面,许多时候违背本心办事,一直缺少反抗的勇气,而在方志诚的身上,她找到了自己丢失的东西,所以决定捡起来。

    戚芸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叹道:“志诚,放心吧,成绩摆在那里,不需要每个人都认同,其他人都会看在眼里的。”

    方志诚与戚芸两人并肩而行,往办公室行去,两人是上下级关系,因此并不扎眼。不过,邹郁看到了这一切,心中却是腾起了狐疑,暗忖戚县长与方志诚的关系,怎么觉得有点不对劲。

    上下级领导之间的交流,理应是严肃的,不过从戚芸脸上依稀可见微笑一闪而过,女人的第六感告诉邹郁,这两人的关系肯定不同寻常。

    邹郁难免升起嫉妒,自己主动接近方志诚这么久,使了许多小花招,但都被方志诚给忽视了,这使得两人之间的关系一直不冷不淡。而方志诚如今不仅跟李卉走得近,连和戚县长似乎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这让她心中有很强烈的挫败感。

    邹郁是很自信的女人,她一直认为世界上没有不偷腥的男人,同时还觉得只要自己去主动引诱,必然会让男人为自己疯狂。但方志诚成为了异类,使得她的招术,完全没有了用处。

    方志诚回到办公室后,给宁香草发送了条短信过去,“谢谢香草姐的帮忙……”

    宁香草很快回了短信,“原本若不是你的话,我也无法与文岚先生接触,所以这其中原本就是一环套着一环的。因为你帮助我,接触到了文岚先生,所以我才会将你引荐给他。至于最终的结果,那也是你一步步努力使然。”

    方志诚脸上露出了笑容,暗忖宁香草果然是一个思路很清晰的女人,想了想又发了一条短信过去,“香草姐,我有个不情之请,东台县办事处还需要你多多提携一下……”

    宁香草笑了笑,回复道,“我一直等着你说这句话呢。放心吧,黄金街项目已经和东台捆绑在一起,东台的整体经济环境大好,有助于后期黄金街项目的发展。我已经与文岚先生沟通过了,他愿意为云海商会及东台招商局之间搭建一个畅通的桥梁,为东台引入足够的资金,如此一来,便能形成浓郁的商业氛围。”

    方志诚心中一宽,又与宁香草简单聊了一下,对东台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拿下了黄金街项目是一个里程碑的动作,它的意义绝对不只是项目本身的百亿,随之还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因为蒋文岚再度成为云海商会的会长,必定会为东台带来更多优质企业。

    不过,在这么好的局面之下,招商局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

    方志诚放下手机,打开电脑新建文档,拟好了几个构想,包括招商局的部门分工调整,各乡镇产业结构安排。

    方志诚觉得在招引项目的时候,同时要做好下面乡镇的商业格局规划,不同的乡镇要做好核心的产业,如此一来,才有竞争力。

    打个简单的比方,梅水乡镇的工业区要逐步以食品加工形成聚集区,成为淮南最大的食品加工基地,继而成为最大的食品批发基地;经济技术开发区要以高新技术企业形成聚力,成为银州最大的高科技领域集中地;其他几个乡镇,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之上,也要加以革新,争取做到每个乡镇的产业都有各自的亮点。

    国内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但比起国外还有一定的程度,主要是生产力还很滞后。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方志诚脑海中已经有构想,除了在东台植入激活地域经济的重点商业项目之外,还要使之成为具备科技竞争力的地方。

    以美利坚为例,他们国内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达到70%,他们将落后的生产力全部转移到国外,自己利用具有科技含量的产业养活国内人。传统的领域,比如农业、工业等,美利坚的国民已经很少从事这类工作,他们通过一些简单的服务型工作,获得丰厚的薪水,购买由第三国家提供衣食住行所需要的商品。

    简而言之,先进国家的国民不需要做重活累活苦活,而这些工作全部由落后国家的过敏进行承担,这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所以华夏被人成为世界工厂,这其实并非一个很好的现象,因为国民都在从事最基础的劳动,获得的薪水不多,而制造出来的所有商品,都是为其他国家的国民提供生活的便利。

    扭转现有的局面,必须要加大科技创新程度及第三产业的比重,并将落后的产业转移出去。

    站在地方发展的角度,想要使地方的百姓生活得更好,也是一样的道理。东台县在未来将以第三产业及科技服务为主,将所有落后的产能全部转移出去,如此一来,才是终极的目标。

    东台具有很好的优势,那就是背靠云海,完全可以借助华夏第一经济中心,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可以将东台比作云海身上的寄生虫,通过吸取云海身上的养分,壮大自己。等到破茧成蝶的一天,一定能够创造出不同寻常的发展之路。

    国家与国家在竞争,城市与城市也在竞争。方志诚有着纵览全局的视野,他不像一般的官员,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不去挖掘市场,延伸触手。这种视野的高度,也决定了东台招商局必定要走得更快,更远!

    将思路写成了文档,方志诚捧杯喝了一口茶,发现茶水已凉,站起身提着水壶续了热水,这时座机响了起来,方志诚瞄了一眼电话号码,心中一喜,自己等了许久的电话,终于还是来了。

    第0285章 富贵向来险中求

    邢继科果然还是坐不住了,主动给方志诚打来电话,并让他去办公室坐上片刻。方志诚取了笔记本,夹在腋下,匆匆往县长办公室行去。不知是否因为心境使然,通往县长办公室的长廊显得压抑而沉闷。相比较于县委书记办公室,拜访县长的人极少,这也从侧面反应了邢继科现在的处境。

    众人都知道邢继科与孙伟铭不合,所以只要不是必须的事情,很少来他的办公室。一县之长,做到邢继科这个程度着实有点寒碜了。当然,在官场中这也是常态,风向随着权力的高低转移,若是邢继科是一个强势的县长,也就不会面临现在的窘境。

    方志诚分析过邢继科,此人是省派干部,在银州市政府担任过副秘书长,一直都是虚职,没有经历过基层的斗争。作为省派干部,眼高于顶,又怎么能容忍被孙伟铭处处压制,所以他的反抗之心很强烈。

    “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方志诚在宋文迪的面前,对他的评价。形象地反应了邢继科的处境,他在能力上跟孙伟铭根本不是一个等级。孙伟铭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在东台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尤其是在县政府埋下了许多重要的棋子,不只是戚芸,多名副县长都与之有着深厚的感情,岂能是邢继科轻易能动摇的?

    关键在于邢继科根本没有谋略手段,与孙伟铭的果断完全不同,他处理事情往往是虎头蛇尾,遇到困难往往便执行不下去。

    其实与孙伟铭过招,对方并非没有一点漏洞,只是邢继科即使抓住了,也没有能力改变什么,久而久之,便如同怨妇一样,只能守在他那小小的办公室内,放出一些狠话。

    市里对邢继科原本是寄予厚望的,因为邢继科有省里的资源,又在市政府担任过重要职务,理应在东台县能一展所长,可惜事与愿违,孙伟铭太过强势,让邢继科变成了一个傀儡。

    邢继科原本是心高气傲的,但时间过去许久,他发现如果还总是这样,只会任由孙伟铭变本加厉地削弱自己手中的权力,所以他必须要进行变化。

    依靠省里的资源,显然鞭长莫及,而市里的资历也不足以他扭转局势,但今天发生的一切,让他眼前一亮。他突然发现原来自己身边,有站在同一个战壕的人,那就是方志诚。

    邢继科以前也知道方志诚,但认为他太过渺小了,不过是正科级干部,如何能左右正处级之间的交锋?

    不过,他发现赵国义、宋文迪两位副部级官员,对方志诚亲睐有加,突然意识到自己寻找到了突破口,如果能拉拢到方志诚为自己摇旗呐喊,自己与孙伟铭之间的博弈,胜算将大增。

    招商公司调整方案一事,已经让邢继科萌生了这种想法,而黄金街项目考察一事,更加让邢继科坚定了信心。

    当然,邢继科还没有从思想上彻底改变,他认为方志诚也如同自己一样弱势,被孙伟铭打压,甚至比自己还不如,所以邢继科是带着一种拉拢的心态来与方志诚接触的。他认为,方志诚对自己是有需求的,他只有站在自己这边,方能抵抗住孙伟铭的威胁。

    方志诚从邢继科给自己打来的电话之中,能猜出他的心思,知道邢继科还是将自己摆得高高在上,认为他是一县之长,所以方志诚应该感恩戴德地向其靠拢,才能做到自保。

    进入办公室之后,邢继科正带着黑框眼镜,埋头在批改文件,方志诚不知道他是真忙,还是做样子,笑眯眯地坐在了沙发上,静静地等候邢继科。

    五六分钟之后,邢继科抬起头,摘下了眼镜,歉然道:“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我这边有几份文件要处理,尤其是县教育局今年的采购中标的通知,需要立即让政府办处理。”

    方志诚点了点头,笑道:“没事,您先忙。”他心中却是如同明镜一样敞亮,有关财政方面的文件,邢继科的话语权极少,一般由戚芸全权负责,县教育局的采购招标通知,最终需要财政拨款,给邢继科签字也只是走个形式,哪里需要邢继科在认真审核?即使审核出现了问题,怕也于事无补。

    邢继科摆出一副自己很忙碌的样子,有种打肿脸充胖子的嫌疑,他想给方志诚展示出强势的模样,却不知自己画蛇添足,反而让方志诚有点瞧不起。

    又等了十分钟,邢继科放下了手中的笔,伸了个懒腰,来到方志诚的身侧,突然想起了什么,站起身走到门外,喊秘书送了一杯茶过来。

    方志诚微笑着接过了茶杯,放在了茶几上,邢继科微笑道:“小方,你在招商局所作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一直想找你好好聊聊,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今天咱俩不妨畅所欲言,招商局有相关需求,我一定竭力帮你们解决。”

    方志诚觉得邢继科这番话好笑,自己都一筹莫展了,还要帮助自己,不过,他还是表现出一副谦恭的姿态,轻声道:“继科县长,招商局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尤其是戚县长十分负责,所以招商局的各项工作开展的十分努力。至于,你所说的成绩,那也是整个招商局和县政府的共同努力使然……”

    邢继科对方志诚谦逊的态度十分满意,他起初还有点担心,认为方志诚是个桀骜不驯的野马,连孙伟铭都不放在眼里,又岂会轻易能向自己低头。不过,邢继科从与方志诚的对话得出,他并非表面上看去那么幼稚,而是一个比同龄人更加沉稳之人,所以也就准备打开天窗说亮话:“其实,现在东台官场的氛围并不好,具体原因你我心知肚明。招商局的工作开展得好,势必要引起很多人的眼红,所以我担心你顶不住压力,才想与你好好沟通。”

    方志诚笑了笑,道:“谢谢继科县长的关心,我知道分寸。”

    邢继科摇了摇头,叹道:“你想得还是太简单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招商公司此前的风波,便是一个信号,当初若不是我在县长会议上使用了缓兵之计,如今招商公司已经由其他部门接手了。”

    方志诚点了点头,此事他也知道,当初邢继科的确在县长会议上帮自己说过话,但那也是顺势而为。邢继科是为了反对孙伟铭才会那么表态,并非发自内心要为招商局说公道话。

    方志诚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叹道:“伟铭书记的想法,很难理解。不过,我还是认可组织的一切安排。如果县政府真要调整招商公司的归属权,那么我一定坚定不移地执行。”

    邢继科顿时有种无处下口的感觉,他原本想挑起方志诚的怒火,因为他看到孙伟铭与方志诚的矛盾,以为只要稍微撩拨一下,方志诚便会立即表现出对孙伟铭的不满。然而,方志诚比想象中城府要深得多,他只能采取更为积极的手段。